DSC05347 副本.jpg
朱英华
标题: 朱英华:将爱的教育进行到底
简介: 在每天的晨读和下午最后一节课堂上,她先安排好一年级学生的自习课程,然后去辅导五年级学生的珠心算。最终,她辅导的学生的珠心算在岱岳区比赛中...
报送: 岱岳区文明办
类型: 敬业奉献

人物故事:

  朱英华,女,1980年1出生,中共党员,范镇中心小学教师。

  1998年,朱英华怀着童话般的想象,走出了泰安师范的大门,来到了岱岳区范镇梭村中心小学,开启了自己的教育生涯。“成为一名教师后,我感觉自己就像置身于无数闪光灯下,看着学生们充满期待的目光,无比艰巨的重任压在肩头。”朱英华说,通往教室的小路那么短,几分钟就能走完;然而,它又是那么长,需要穷其一生。怎样才能扎实地走下去,使自己回首时不觉羞愧、遗憾呢?朱英华深深地思索,并付诸行动——把自己的全部热情都倾洒在讲台上,将爱的教育进行到底。

  初为人师 美丽与意外并存

  初为人师的体验,给朱英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刚毕业那会儿,我教的是一年级而且是包班,也就是说整个班所有的课程都要自己教。”朱英华回忆说,每天上完语文课,接着上数学课,孩子们如果累了,她就带他们到操场上活动一下。

  在朱英华看来,繁重的课程不是困难,与调皮的孩子“斗智斗勇”,才是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朱英华说:“全班只有两名女生,其余全是六七岁的男生,都是特别爱打闹的‘调皮大王’。每天我都诚惶诚恐,害怕发生‘突发事件’。”那时,朱英华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回家痛哭一场,但她深知哭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有一天,她偶然看到一篇《蹲下来看学生》的文章,主要内容讲的是老师如何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理解孩子。这篇文章给朱英华的触动很大。从此之后,她开始大量阅读有关教育的报刊和书籍,努力学习别人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并向有学校经验的老师请教,请他们帮忙出主意、想办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朱英华所带的学生成绩有了起色,上课走神的少了,认真听课的多了;不完成作业的少了,热爱学习的多了;吵吵闹闹的少了,团结友爱的多了。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一学期范镇统考中,全班取得了全镇数学第一名、语文成绩第二名的好成绩,数学平均分达到99.6分。第二学期,朱英华在包班的情况下,毅然接受了辅导其他班级的任务。虽然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朱英华的工作热情也高涨起来。在每天的晨读和下午最后一节课堂上,她先安排好一年级学生的自习课程,然后去辅导五年级学生的珠心算。为了不耽误课程进度,她每天回家备课、批改学生作业,常常工作到深夜。工作的前3年,朱英华没有休过一个寒暑假。最终,她辅导的学生的珠心算在岱岳区比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上下求索 力争精益求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的道路上,朱英华一直积极探索“新大陆”。2006年9月,朱英华休完产假后,接手三年级语文课程。三年级是小学的过渡年级,特别是语文学习内容变化较大,作文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她首先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主抓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每周坚持上好两节阅读课;每节语文课都让学生轮流读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每天下午都布置有关读书的作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阅读能力增强了,写作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朱英华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告诉学生一些写作的技巧,让他们学会观察。“记得有一次,我让学生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初冬的早上》。我领着学生走出校门,穿过村庄,来到田野,让他们边看边想边说,同学们兴趣盎然,个个如欢呼雀跃的小鸟,那次作文写得很成功。”朱英华说,只有让他们去亲身感受,才能写出更有意境的作文。另外,她还经常召开故事会、辩论会等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语言交际能力、口语表达能力。2007年11月,朱英华指导的朱梦瑶同学在范镇讲故事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同年12月,在范镇作文竞赛上,她所带的班级也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积极开展“十好”及“兴趣小组”活动。朱英华利用自己的午休和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了剪纸兴趣小组,带领学生们学习剪纸。在2008年学校举行的元旦联欢会上,兴趣小组的36名同学拿着剪刀和彩纸,在规定的时间内剪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让纸在剪刀下“开”了花,获得老师和家长的好评。

  朱英华既严格要求学生,又无私地爱着学生。她常引用冰心的话说:“教育工作是大事,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转变观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工作多年来,朱英华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自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她努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实验,多次参加市优质课区优质课的评选,并取得优异成绩,被评为岱岳区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成绩只代表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努力,让学生快乐、幸福成长。”朱英华笑着说。

  学无止境,教师更需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2014年,朱英华有幸结识了山东骨干教师孙明霞,她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航行找到了指明灯。从孙明霞那里,朱英华读懂了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通过交流,她重新思考教师的价值和教育的意义。特别是成为孙明霞的学生以后,朱英华与阅读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阅读,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自己也变得越来越乐观,越来越自信。”她说。

  在工作和阅读之余,她开始尝试写一些思考和体会。她在教育1+1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经常把自己的文章传在上面。《寻找教育的“巴学园”》《语文课上的数学题》《让游戏回到孩子身边》等50多篇博文,被多家知名刊物转载。“特别是我们的期刊《拔节》的出版,让我找到了写作的自信,当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时,我十分激动,那心情不亚于中了百万大奖。”朱英华抑制不住喜悦地说。

  她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了课题《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努力寻找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促进学生有效阅读。以活动促研究、以活动求实效,朱英华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朱英华的工作理念中,爱是根本,知是前提,情是桥梁,理是通道,行是关键。她说,成绩已然过去,为了托起明天的太阳,她愿用自己的知识把那一株株幼苗培养成参天大树,愿用她的爱为新苗织就一把把遮蔽烈日的绿伞,愿用她的心为新苗茁壮成长提供营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将爱的教育进行到底。”朱英华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