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00602102808.jpg
宁阳孝老爱亲七兄弟
标题: 宁阳孝老爱亲七兄弟:27年坚守,他们替牺牲的他尽孝
简介: 27年坚守,他们替牺牲的他尽孝
报送: 宁阳县文明办
类型: 孝老爱亲

人物故事:

 

五一假期和煦的阳光照在果园里枝头上的青杏已如汤圆般大。在树影婆娑的屋门前李长春、李长水等人围着李现明、马秀珍夫妇聊着天其乐融融。但熟悉情况的人都知道这几个人跟李现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

“好男儿就要当兵去

1973年李斌出生在宁阳县华丰镇东磁窑东村。当时附近有部队解放军拉练的车队经常从他家门前过他和陈长伟、李长春、李长水几个发小打小就玩着木头枪把自己装扮成解放军战士的模样玩作战游戏。上了初中李斌的个子窜到一米八多各项体育运动都是好手。闲空里他和代锋、杨传安几个同学不止一次说过:“好男儿就该扛钢枪。我要当兵去

1992年10月李斌报名参军到河南省安阳服役遂了他扛枪卫国的心愿。进入部队的李斌训练中吃苦在前生活中帮助战友不到半年就被提拔为副班长。紧张的训练之余他也没忘了家乡的发小、同学经常给他们写信。当时战士的津贴费一个月只有20元。听说发小李长春的父亲生了病他挤出10元寄给他。

1993年10月李斌所在的部队赴外地演习。行进途中大雪纷飞车队突然遭遇事故身高体大的李斌冲上前去在救护战友和军用物资中不幸牺牲年仅20岁。1993年11月26日他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你们的亲生儿子

李现明、马秀珍夫妇就李斌一个儿子。消息传来夫妇俩痛苦不堪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陈长伟、李长春、李长水、杜广泉、代锋、杨传安、杜连军7个人有的是李斌的发小有的是李斌的同学互相之间有些根本就不认识命运把他们拢在了一起。李斌牺牲的消息传来后他们聚在了李家不分昼夜陪伴着老人。

一次次去李家看到冷冷清清的院子望着孤苦无依的两个老人7个人没用商量集体跪在老人跟前说:“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你们的亲生儿子

失去李斌后的第一个除夕之夜两个老人向隅而泣家里冷锅冷灶。7个人不约而同地来陪老人渡过了一个难忘的年夜。这一夜他们共同约定平日里可以随时来看望老人但每年的大年初一必须集体前来拜年。从那至今时光过去了27年每一个大年初一都成了他们相聚的日子。

他们是两位老人的精神支柱

怕老人伤心他们每次相聚时从不提“当兵”“部队”“学校”等敏感性的字眼。27年里他们从不提合影的事因为总觉得缺少一个人。平日里这个不来那个来反正老人家里没断过人。每到农忙时大家舍下自己的农活不约而同先来到李家的地里忙活。李家住的房子不算好屋里、院子里扯的电线都已老化。杨传安在北京打工期间跑去五金商店买了一捆电线一路坐火车、倒汽车奔波千里背回李家把老人家里的电线全部换完才放下一直提溜着的心。

7个人都有各自的事业都力所能及地尽心尽孝。李长春开了家饭店三天两头他就为老人送上可口的饭菜。杜广泉开的服装店不光保证了老人的日常穿戴李兰、李霞两个妹妹出嫁有了孩子后他作为异性舅舅逢年过节少不了送新衣服。老人承包了一处果园7个人经常帮忙打理。在谁也不知道的情况下代锋自己开车拉来石头、砖头一个人用了十几天的工夫在果园里帮着建起了一个厕所。

7个人找对象时先给女方说好过了门还有一对公婆要孝敬。7个人娶媳妇的时候先来认亲跪拜老人。媳妇们也拿他们当了亲生父母平日里缝缝补补、洗洗浆浆谁有空谁来。两位老人有个头疼脑热不论谁听说了都跑前跑后都怕自己跑得慢。他们一班人还建了个亲友群成了异姓好兄妹。

李现明、马秀珍夫妇同年生人。60岁生日时李长水等7个人商议两个老人的60大寿合在一起过。那一天他们7家加上李兰、李霞姊妹两家近30口子人聚在一起为两个老人戴上了寿星帽点燃了生日蜡烛欢快的笑声传遍了半个村子2019年4月马秀珍老人得了脑梗塞住院期间7个人轮流看护精心伺候出院后又精心给老人调养送钱送物购买营养品左邻右舍没一个不感动的。

杜连军说“虽然不是他们亲生的感觉比亲的还要亲。隔几天不见就想得慌”这是他们七个人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