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源派出所杨延超.jpg
杨延超
标题: 扎根社区一棵松 当好群众贴心人
简介: 杨延超,男,汉族,196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泰安市公安局泰山分局财源派出所清真寺警务区警长、四级高级警长。
报送: 泰山区文明办
类型: 敬业奉献

人物故事:


杨延超,男,汉族,196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泰安市公安局泰山分局财源派出所清真寺警务区警长、四级高级警长。多年来,他安心扎根基层,熟悉社区事务,切实发挥出了社区民警“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他善于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少数民族团结,牢牢稳控了辖区社会治安局面;创新“三知三会”( 知民情、知民俗、知民意,会沟通、会协调、会引导)社区警务工作法,对社区基层基础工作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并在全局得到广泛推广。先后荣获 “泰安最美警察”“全省优秀人民警察”“泰安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2017年5月被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2019年7月被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多家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其典型事迹,受到广大群众高度赞扬。

脚踏实地做社区事务的“导航仪”

清真寺社区是泰安城区最大的以少数民族群众为主的社区之一,2011年11月杨延超就任清真寺社区民警后他扑下身子摸情况,不分上下班,放弃节假日,一有时间就下社区;他走街串巷,实地查访,与老百姓多交流,反复到场核查记录,短短两个月将清真寺社区的地形特点、街道楼房、门头人面、车辆信息等分门别类登记下来,形成一套包括人口、房屋、车辆等23类59个档案盒的基层基础信息资料库,并对这些资料实行了动态化建档管理。

杨延超对清真寺社区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对辖区基本情况坚决做到“提到、说到、指到”,通过对基层基础信息的扎实掌握,形成了以房管人、以车管人、以场所管人的立体式社区警务管理模式。扎实的基层基础工作为警务实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16年9月在社区居委会的支持下,杨延超建立了清真寺警务室,努力打造成了集巡逻防控、宣传教育、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实战型警务室,进一步提升了清真寺警务区基层基础工作的质效。

 持之以恒当社区和谐的“调压器”

老旧社区人员复杂,纠纷繁多,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极大考验了社区民警的管控能力,也关系到泰城治安环境的平稳。杨延超善于使用“关键人物”,让有威信的群众参与到纠纷调解中,他主动到社区居委会认家门、交朋友,帮居委会分忧解难,赢得了社区干部的大力支持。他善于总结创新,通过长期的调处工作,形成了针不同纠纷类型采取的“剥洋葱法”“隔离法”“告知后果法”等独到调处技巧。

 不折不扣做好清真寺维稳的“守护者”

杨延超十分尊重回族群众的宗教信仰,他多次到民宗局了解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宗教法规,自己学习伊斯兰教的饮食、婚礼、丧葬等宗教习俗,积极向清真寺阿訇请教社区群众的生活习惯,并在社区内主动按照回族群众饮食习惯要求自己,积极寻找宗教与法律的重合之处,巧妙运用宗教习俗处置案事件,赢得了清真寺、寺管会、社区居委会及全体群众的高度赞扬和支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真情热血铸就“铁军卫士”

不为困难找借口,多为成功想办法。老百姓的事,可行可不行的,按可行去办,这就是杨延超同志的“有解思维”。面对困难和问题,只有用“扎进去、沉下去”的工作劲头,下好“绣花功夫”,认真钻研、久久为功,才能破解难题。

他认真研究法律法规,编写“劝拆”画册,张贴法律公告,多次与房主对接,讲政策、讲法律、耐心规劝,最终完成拆违任务,彻底解决了清真寺街多年拥堵杂乱的问题,极大消除了清真寺街的交通、治安及消防隐患。杨延超针对不同经济条件和防范功能的内部单位、小区,通过宣传发动,共组建了10余支群防群治队伍,发动义警参与“泰网大巡防”,打破了过去“民警跑断腿、治安倒步走”的被动局面,实现了社区民警角色由管理者转变为协调者、组织者和指挥者。

杨延超同志善于总结、勤于思考,将理论与警务工作实践有效结合,创新一个又一个工作办法,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赢得了各级领导及辖区群众的信任和赞扬。

 

                                             来源:泰山区文明办